台灣義S 讓台灣在世界有意思!
[李東昇的說明]建立台灣語義,別讓台灣消失在明日的網路世界
建立世界第一個 web 3.0 的語義網路 / 包含 語義YuYi Wiki (Semantics Wiki)
未來的網路世界 是由語義所構成的世界 人工智慧正是從語言提煉智慧開始
因為 語義才能跨越預言跟文字的侷限 真正產生效益 跟真實世界完整結合
所以擁有解釋語義的權利 才能在未來的網路世界存在
現在世界所有國家跟政治實體的清冊中 台灣就硬是被寫成 province of china中國的ㄧ省
就是因為無法擁有解釋語義的權利
如果今天我們甚麼都不做 台灣明天就會消失在網路世界中
所以台灣要成為世界第一個建構 web3.0 的國家 成為未來網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員
享有解釋語義的權利 建構 台灣義S 讓台灣在世界有意思!
幫台灣在網路世界找一個位子 創造世界第一個WEB3.0網站系統
這是台灣主權AI的基石:【台灣主權標記】台灣語義 台灣語義向量資料庫

【TaiYuYi 台灣語義空間(Taiwan YuYi space ) 】
徵求共同創作與管理者
我在台灣等了一年,(結果都是用Llama2 免費版本,拿來微調的)”半調子繁體中文人工智慧模型“,我只能被迫自己來訓練一個具有【台灣文化主體性】真正適合台灣使用情境,涵蓋全漢字跟台語客語原民語的【台擎1B】大語言模型!我說真話的結果是被封殺,但是我會堅持下去
真正的問題有6點:
- 預訓練素材(模型開始訓練的基本語料) Llama 2絕大多數是英文,簡體字只佔0.13%,繁體字幾乎是0%,更別提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語料。
- 標記化方法(tokenization)原本無論是 GPT的 BPE(Byte Pair Encoding ) 或 Llama 2 的 SentencePiece subword Encoding 只適合 印歐語系曲折語態,無法有效辨識漢字等孤立語態語言,也不認識台羅跟原羅。必須改用 unicode直接斷句分詞當成token,這樣才能真正正確有效辨認傳統漢字跟華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
3.內嵌向量必須使用【台灣文化主體 語義向量空間】為基本架構,來進行【多頭自注意力機制】進行預訓練,這樣訓練出來的PTM預訓練模型,才是建築在【台灣文化主體性】之上,而且這個【向量內嵌】(vector embedding)的方式也必須調整成直接由 unicode (UTF-8) 進行內嵌成向量,進入模型運作。
- 這個斷句分詞的 標記器(Tokenizer) 不僅直接使用 unicode字串,而且還要處理台灣地區特殊化的使用習慣(例如 全形的數字 或 大寫數字 或 漢字數字 或 民國紀元/西元紀元 以及 全形數字日期等)這是國外大語言模型無法處理,卻是影響非常大的!
5.語意向量( Semantic vector) 而非 標記向量 (token vector) ,大語言模型運作的核心是 向量,但是 因為印歐語系是表音文字,只有少數的字母(例如英文只有26個字母),排列組合加上詞性或時態變化;但是漢藏語系等孤立語態是表意文字,有上萬個字元,多數一個字元,或兩三個字元就能組合成表達語意的詞彙,這個結構跟本性不同,所以英文主體模型把漢字日文韓文台語客語原民語都當成【例外處理】,這樣運用效能會非常差!所以 必須把核心改成 語意向量( Semantic vector) 而非 標記向量 (token vector) 連同 英文等也要對應成 語意,這樣 全漢字等語句 就跟 英文地位完全平等,也就是當都內嵌成 語意向量( Semantic vector) 之後,語意就完全相同了!
台灣語義空間( 權威資料 ) 300維向量空間 為基底,也就是說 先用人為的 (有台灣文化主體性的) 台灣語義空間 才能真正打台灣的文化、生活元素、價值觀、甚至統計分類 還原,舉例 台灣常常被錯誤歸類為中國的一部分,統計就是不分,或者錯誤的把台灣當成 地區 或 台灣省,而非一個國家來處理,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以這個 台灣語義空間( 權威資料 ) 300維向量空間 來 預訓練出來的 1024~1680維向量,就不會參雜 簡體字 或 錯誤的價值觀 !很多人以為 用很多的繁體漢字去【清洗】預訓練模型(例如 Llama 2 )的 簡體字資料就好了,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對於 預訓練過程中的 自注意力機制 的不了解,我簡單講【洗不掉的】!
總之 我原本想等待 台灣的民間或政府能夠自己訓練出一個 台灣自己的大語言模型,但是我失望了!我指出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的問題,我反而被封殺,甚至連我在臉書社團的貼文被刪掉,好像我的存在就是他們威脅!
但是,事實上以台灣國家之力,政府跟民間合作,不能從頭開發一個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大語言模型,有甚麼理由?我為何不能批評!身為台灣軟體業的老兵,身為台灣軟體漢化界的老兵,我在宏碁擔任雙語部門的產品經理,負責包括 MSDOS中文版的漢化工作,也參與IBM 5550等各種終端機的漢化工作,也參與 IBM PC 的漢化工作(即 宏碁天龍530,570系列等),也參與 TCA碼、CMEX中推會、UNICODE到CNS11643全漢字,到後來台擎時期負責微軟 Office的漢化,跟windows作業系統的漢化工作,也參與微軟語音輸入法漢化,也跟日本松下電器合作漢音輸入法的開發等等,在漢化界工作了30年,包括在 數位典藏跟數位學習領域,專研 Meta Data 跟 Authority Data 導入無數系統,主要在 知識圖譜 跟 權威語義 進行開發,主要研究領域就是 game theory RLHF 也就是 人類反饋強化學習 「多步推理」(multi-step reasoning)獎勵機制( Reward model) !而 漢語標記器 跟 語義內嵌向量 就是我長年的研究範圍,我的專業 還不能講話,我不能主張 【台灣要從頭訓練一個 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大語言模型】,我指出【以 Llama 2為基礎,企圖清洗其中的 簡體字資料,是錯誤的方法】,這樣有高度風險,因為 Llama 2 的原始資料中的 0.13% 中文 就是主要以 中國新華社經過宏觀調控的簡體字語料 ,這是清洗不掉的!
所以我只好自己來做 【TaiYuYi 台灣語義空間(Taiwan YuYi space ) 】,現在已經初步整理出來,要徵求共同創作與管理者

未來網路世界 是透過語義構造的 這就是 WEB 3.0 的世界!
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 在建構WEB3.0的時候 台灣可能就消失了
變成中國的一個省! 看看這次南海仲裁,同樣台灣也消失了 變成中國的台灣當局
台灣要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構築 WEB 3.0 的國家,是全世界第一個建構完成完整簡易好用的 語義標示法(即 世界公民標示法 GCS 以及完整的 語義代碼 / 通行分類法 UHC )
因為是台灣創建的,所以 台灣 當然在WEB3.0的網世界中,有自己對的位子!
建構 世界第一個WEB3.0 語義網 / 世界公民標示法 前言
我們現在處於 web 2.0 的世界中,即將進入 web 3.0
Web 1.0 是由 超文字(HyperText) 所構成線上的虛擬世界,透過網網相連形成www網際網路
Web 2.0 是由 線下的真實世界 跟 線上的虛擬世界 相互連結 形成O2O/雙向互動網路實境
至於 WEB 3.0 [智慧融合] synthesis web 就是 雲端即世界 / 無法區分線上與線下!
這是由 智慧語義雲端網路 所構築的新世界,突破了語言與疆界的障礙,融合了虛擬與實體。

李東昇認為 Web 3.0的定義包括:
一、語義網路:可以跨越語言跟文字的藩籬,讓網路資訊提升到知識層級。
二、智慧網路:語義網技術比如資源描述框架,網路本體語言,SWRL,SPARQL,語義應用程式平臺和基於通行標示的資料儲備。
三、雲端知識庫:通行知識庫(「World Wide Database」,由語義網的技術實現)雲端存取。
四、雲端運算:「軟體就是服務」的商業模型,分散式計算,透過語義雲端運算與服務。
五、開放身分:透過語義,可以選擇 網路,身分(非實名,但是確定本人)OpenID,開放名聲,跨域身分和個人資料(主體語義)。
六、開放技術:透過語義,開放API和協議,開放資料格式,開源軟體平臺和開放資料,(即虛擬語義主體)
七、020整合:寬帶網普及和FINtech金融科技等,移動通訊裝置的網際網路介入,結合語義跨越國界跟語言。(客體語義)
八、智慧應用:運用語義發展出 跨越語言的處理,機器學習,機器推理,自主代理,擴充實境,整合運用。
其核心 就是 語義 Semantics ,而 語義 就是超越語言跟文字的藩籬,真正要溝通的 內涵
例如 爸爸,父親,Father,papa,아버지,père,Vater,พ่อ 都是 同樣的 語義 !
只是因為用不同的語言跟文字來呈現,都會不同,彼此也很難理解,這是網路世界最大的障礙
所以 如果 在標示爸爸的時候,加上 爸爸的 全世界通行的語義代號,(就是世界公民標示法)
那麼要如何運用 通行語義代碼? 要如何呈現? 就要先知道 『太資料』『夶資料』『𡙒資料』
『大資料』big data ㄉㄚˋ ㄗ ㄌ一ㄠˋ (膩稱 大資料: big data)
『夶資料』authority data ㄅ一ˇ ㄗ ㄌ一ㄠˋ (膩稱 大大資料: authority data)
『𡘙資料』meta data ㄊㄞˋ ㄗ ㄌ一ㄠˋ (膩稱 大大大資料: meta data)
『大資料』 就是 足夠多的『資料』big date
『夶資料』 就是 『資料的資料』authority data (又被翻譯成 權威資料 控制詞彙 很難懂吧? )
『𡘙資料』 就是 『資料的資料的資料』meta data!(又被翻譯成 元資料,後設資料,詮釋資料 更難懂吧? ) 我來解釋一下:
『大資料』如同超市裡面貨架上的 眾多 『商品』,商品上面,由出產商直接將
『夶資料』條碼
『夶資料』 就是 『資料的資料』authority data,膩稱『大大資料』,
當資料變多,如果沒有有效的分類跟表示,資料就沒有效率(效用降低)
所以:『夶資料』就是 大資料『標準的分類跟內容』,就是『資料的分類』跟『資料的表示』,也可以說是:『資料的國際標準分類』跟『資料的國際標準表示』!
例如 想要表示國家的時候,CN 代表中國,TW 代表台灣,CN 跟 TW就是 『夶資料』
所以『夶資料』authority data 當成『建構 web3.0 語義網絡』的基礎!
『𡘙資料』 就是 『資料的資料的資料』meta data!簡單的說就是『夶資料的資料』,膩稱『大大大資料』,意思就是『標準分類的分類法』『標準表示的表示法』!
也可以簡單稱為:『國際共通標準分類法』跟『國際共通標準表示法』 ,
『𡘙資料』 meta data 規範了 如何建構國際共通標準分類法,以及表示法等!
例如最有名的就是 美國國會圖書館制定的 的 具有簡單、具延展性、跨學科及跨資料類型等屬性。最典型的代表是,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標準,全世界都用來標示圖書資料,
甚至還成為 ISO 15836 這個國際標準,而且 METADATA 也有 ISO 19115 這個國際標準,
例如 上述表示國家的方法 目前我們採用 ISO3166-1 這個標準 其中 兩個英文字母 來表達
但是 我們必須知道 現在是要表達 國家/政治實體,所以 我們用 A_ 來表示要表達 國家
所以 把 A_TW 結合起來 就能確定 是要表達 台灣這個國家 !
其中的 A_ 就是 『𡘙資料』meta data (又被翻譯成 元資料,後設資料,詮釋資料 )
而 TW 跟 A_TW 都是 『夶資料』authority data (又被翻譯成 權威資料 控制詞彙 )
而且過去都要很複雜的方式來呈現後面我會用整張圖來說明,所以真的太難了!
所以一直無法推廣! 所以 WEB 3.0 一直無法建構出來!
李東昇鑽研 『𡘙資料』meta data 跟 『夶資料』authority data 超過十多年,一直苦思要突破
現有的困境,於是發展出一種非常簡單容易使用的 『𡘙資料系統』meta data system
就是 [GSC]世界公民標示法 ,透過 26個英文字母,可以搭配下底線( _ )即可,人人可用,
這樣集合台灣全國之力(台灣在網路世界是前二十強的國家) 搶先在全世界之前
建構完成全世界台灣第一的 WEB3.0語義網 ,在其中讓台灣擁有真實而正確的位置!
尤其台灣因為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無法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所以導致這些由國際制定的
國際標準 要嘛根本不把台灣放進去,不然就是把台灣視為中國的一省,目前的 ISO 3166-1
就是如此 直接把台灣 標示成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如此下去,當世界要進入到
WEB3.0 的時候,台灣將沒有語義的制訂權,如此,台灣將消失在網路世界之中!
所以請大支持這個 世界公民標示法 與 世界第一個 WEB 3.0 網路系統!
該怎麼做,我逐一說明 先介紹 [GCS]世界公民標示法
[GCS]世界公民標示法簡介
舉例來說:我簡單介紹 何謂 [USC]通行標示法 與 [UHC]通行分類法
(即 『𡘙資料』)
[USC]通行標示法(4W1H) 搭配[UHC]通行分類法
即為 知識標示法 或 知識奈米標示法 或稱 世界公民標示法
就是對於 『智慧/知識/資訊/資料』的 精確可通行的描述
[USC]Universal Script 通行標示法
當我們未來不論在 商品標示 及 知識傳遞 時,我們必須考慮,如何清楚,如何讓他人明白,甚至考慮到如何能跨過語言與文字的障礙, 通行全世界!
[UHC]Universal Hexadecimal Classification 通行(十六進位)分類法
當我們必須考慮,如何跨越語言跟文字的藩籬,建立一套『語義分類法』,如何讓他人清楚明白,讓內容通行全世界!,更能夠讓『語義搜尋引擎』(跨越語言跟文字的障礙)了解內容的意義,而且進行有效正確的翻譯。
尤其人類社會從 Global 1.0 (以國家為基礎) 到 Global 2.0 (以企業為基礎)進展到 Global 3.0 (以個人為基礎) 時,我們每個人,都將面對這個 Flat world 平坦的世界, 而網際網路 更是即將 從 Web 1.0 (Internet / HyperText / HyperLink) 發展成web2.0(社群網路,參與式網路,雲端網路,O2O,生活在雲端),即將要發展成 Web 3.0 (MetaNet / HyperTerm / MetaLink ) 我稱呼 她為 “𡘙網路 META web / SYMTIC web ” 語義網絡!
我們是不是應該 及早準備, 迎接這個新時代(𡘙時代)的來臨!
透過 [UNC]/[UHC] 產生 [UKB]通行知識庫
[UKB]Universal Knowledge Base
[USC] 即標準化的4W1H
時 / 地 / 人 / 物 /事
When / Where / Who / What / How
時When [UNH]:通行時間標示
地 Where [UNG]:通行空間標示 ([UNN]:通行國家地區碼 [GIS]:經緯度)
人 Who [UNE]:通行主體標示 [UHC]: 9xxx~0xxx(含民族,國家,關係…)
物 What [UNO]:通行客體標示 [UHC]:1xxx~8xxx
事 How [UNC]:通行標示法 / [UNH] +[UNL] 通行語言標示
[UNC] = [UNH] +[UNL] 通行標示法 即 通行分類法 + 自然語言
形式為 [A_TW:台灣]方括號內 為 通行分類法 求 精確
即為 [metadata:authority data] 『𡘙資料』:『夶資料』 ,
而自然語言的標示則採用 [UNL]
[UNL]則運用 語言分類標示(包含 語義/文字/語詞/語音/內碼 以及
包括 語言的分類 如 語系/語族/語態)
時地人物事 共分為 26大類『夶資料』authority data
都用一個英文字母開頭,搭配下底線(容易閱讀 / 區分為預設 )
下底線 _ 之前是『𡘙資料』 meta data ,下底線 _ 之後是夶資料,authority data
下底線 _ 之前是『𡘙資料』 meta data (說明是 哪一類的 標籤 ,如同 條碼的種類)
第一碼必須是 26個英文字,第二字以後可以使用 英文字母,數字,符號,
依此類推 例如 l_
下底線 _ 之後是夶資料,authority data(就是 標籤 ,如同 條碼 標示的 內容 )
明碼(公標籤) hashtag直接使用 # 開頭 ,例如 #a_TW 即可 (過去是用 #台灣 受限文字)
舉例 a_TW, l_cmn, w_Hant : 台灣
(第一部分是 國家代碼 ISO3166 台灣國家代碼是 A_TW )
(第二部分是 語言文字代碼 ISO 639-3 語言代碼 ) L_cmn 代表 華語(國語/北京話/普通話)
(第三部分跟 文字代碼ISO 15924 W_Hant 代表 傳統漢字/正體字 )
台灣 則為結果 (可以利用語義資料庫 精確翻譯 )
在網頁上 還可以標示 F_ Ming 明體
這樣就可以把 台灣 翻譯成任何一種 語言文字 !只要他們有定義 這種語言文字的 台灣 !
當然這樣也可以組成一篇文章,但是定義在閱讀時,會被隱藏,除非指定才會顯示,避免干擾閱讀,但是,也可以輕易轉換成他種語言文字,更可以被『語義搜尋引擎』辨識!
我建議的資料模組標準翻譯 即 夶(ㄅ一ˇ)資料 跟 𡘙(ㄊㄞˋ)資料
UDM 通用資料模組(GCN 世界公民標示法)[USC]通行標示法(4W1H) 搭配[UHC]通行分類法 by 李東昇 2015-02-28 13:45:00 UTC+8:00 @Z_TW:台灣時間
ps 特殊字的 unicode 內法如下:
大資料 U+5927 ㄉㄚˋ ㄗ ㄌ一ㄠˋ (大資料: big data)
夶資料 U+5936 ㄅ一ˇ ㄗ ㄌ一ㄠˋ (大大資料: authority data)
𡘙資料 U+21619 ㄊㄞˋ ㄗ ㄌ一ㄠˋ (大大大資料: meta data)
k_語義(冠碼) k_YuYi
├─ k_語義_時 k_YuYi_time 時(時間)
├─ k_語義_地 k_YuYi_space 地(空間)
├─ k_語義_人k_YuYi_entity 人(主體)
├─ k_語義_物 k_YuYi_object 物(客體)
└─ k_語義_事 k_YuYi_script 事(描述)
k_YuYi 語義
│
├─ k_YuYi_time 時(時間)
│ ├─ k_YuYi_d date日期
│ ├─ k_YuYi_t time 時間
│ ├─ k_YuYi_z timezone 時區
│ ├─ k_YuYi_c calendar 曆制
│ └─ k_YuYi_h happen 發生
│
├─ k_YuYi_space 地(空間)
│ ├─ k_YuYi_u universe 宇宙
│ ├─ k_YuYi_g geography GIS 地理GIS
│ ├─ k_YuYi_r region 地理區域
│ ├─ k_YuYi_n nature landscape 自然地形地貌
│ ├─ k_YuYi_a administration 行政區域
│ └─ k_YuYi_b 人造地貌
│
├─ k_YuYi_entity 人(主體)
│ ├─ k_YuYi_i individual 自然人
│ ├─ k_YuYi_e ethnic groups 種族族群
│ ├─ k_YuYi_l language 語言
│ ├─ k_YuYi_p phonics pinyin 拼音法
│ ├─ k_YuYi_w writing 文字與符號
│ ├─ k_YuYi_f font 字型
│ ├─ k_YuYi_q character set 字元集
│ ├─ k_YuYi_o organization 組織
│ └─ k_YuYi_v virtual entity 虛擬實體(URI/URN/URL)
│
├─ k_YuYi_object 物(客體)
│ ├─ k_YuYi_k UHC 分類法
│ ├─ k_YuYi_k_TW 台灣財產物品分類法
│ └─ k_YuYi_KHS HS code 商品分類
│
└─ k_YuYi_script 事(描述)
├─ k_YuYi_s script language USC描述法
├─ k_YuYi_j semantic junction 語義法
├─ k_YuYi_x mathematics 運算法
├─ k_YuYi_m measurement 度量衡單位
└─ k_YuYi_y currency Yuan 貨幣金流
台灣語義冠碼


台灣語義舉例
【台灣文化主體論】全球地理架構 五大洋 六板塊 七大洲 兩百國 地理區語義冠碼是 r_ (region 的意思),而 國家等行政區的語義冠碼是 a_ (administration 的意思) ,這是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的重點:了解 【台灣在世界的位置】!
全球地理架構 五大洋 六板塊 七大洲 兩百國
【五大洋】5 oceans
1.太平洋 #r_POC: Pacific Ocean
2.大西洋 #r_AOC: Atlantic Ocean
3.印度洋 #r_IOC: Indian Ocean
4.北冰洋 #r_ROC: Arctic Ocean
5.南冰洋 #r_NOC: Antarctic Ocean
【六大板塊】tectonic plates
1.歐亞板塊 #r_EAP: Eurasian Plate
2.美洲版塊 #r_AMP: American Plate
3.非洲板塊 #r_AFP: African Plate
4.印澳板塊 #r_IAP: Indo-Australian Plate
5.南極板塊 #r_ANP: Antarctic Plate
6.太平洋海板塊 #r_PAP: Pacific Plate
【七大洲】7 continents
1.歐洲 #r_EU: Europe continent
2.亞洲 #r_AS: Asia continent
3.非洲 #r_AF: Africa continent
4.北美洲 #r_NA: North America continent
5.南美洲 #r_SA: South America continent
6.大洋洲 #r_OA: Ocenia continent
7.南極洲 #r_AN: Antarctica continent
全球總共有大約200個國家(196個國家)
全球主要六大板塊 可以進一步分為 【二十一次板塊】sub plates
1.歐亞板塊 #r_EAP: Eurasian Plate
菲律賓海板塊 #r_PEAP: Philippine Sea Plate(也可稱為 台灣海板塊 Taiwan Sea Plate)
巽他板塊 #r_SEAP: Sunda Plate
緬甸板塊 #r_BEAP: Burma Plate
2.美洲版塊 #r_AMP: American Plate
北美板塊 #r_NAMP: North American Plate
加勒比板塊 #r_CAMP: Caribbean Plate
南美板塊 #r_SAMP: South American Plate
斯科舍板塊 #r_TAMP: Scotia Plate
3.非洲板塊 #r_AFP: African Plate
阿拉伯板塊 #r_AAFP: Arabian Plate
索馬利亞板塊 #r_SAFP: Somali Plate
4.印澳板塊 #r_IAP: Indo-Australian Plate
印度板塊 #r_IIAP: Indian Plate
澳洲板塊 #r_AIAP: Australian Plate
5.南極板塊 #r_ANP: Antarctic Plate
6.太平洋海板塊 #r_PAP: Pacific Plate
納斯卡板塊 #r_NPAP: Nazca Plate
科科斯板塊 #r_CPAP: Cocos Plate
加洛林板塊 #r_KPAP: Caroline Plate
新海布里地板塊 #r_HPAP: New Hebrides Plate
七大洲 五大洋 六板塊
世界公民運動實踐第一部份:建立[UKB]通行知識庫
[USC]通行標示法(4W1H) 搭配[UHC]通行分類法
即為 知識標示法 或 知識奈米標示法
或稱 世界公民標示法
就是對於 『知識』的 精確可通行的描述
[USC]Universal Script
當我們未來不論在 商品標示 及 知識傳遞 時,我們必須考慮,如何清楚,如何讓他人明白,甚至考慮到如何能跨過語言與文字的障礙, 通行全世界!
尤其人類社會從 Global 1.0 (以國家為基礎) 到 Global 2.0 (以企業為基礎)進展到 Global 3.0 (以個人為基礎) 時,我們每個人,都將面對這個 Flat world 平坦的世界,
而網際網路 更是即將 從 Web 1.0 (Internet / HyperText / HyperLink) 發展成 Web 2.0 (MetaNet / HyperTerm / MetaLink ) 我稱呼 她為 “太網路”
我們是不是應該 及早準備, 迎接這個新時代(知識時代)的來臨
透過 [USC]/[UHC] 產生 [UKB]通行知識庫
[UKB]Universal Knowledge Base
[USC] 即標準化的6W1H
時 / 地 / 人 / 物 /事
When / Where / Who / What / How
時When [UNT]:通行時間標示
地 Where [UNG]:通行空間標示 ([UNN]:通行國家地區碼 [GIS]:經緯度)
人 Who [UNE]:通行主體標示 [UHC]: 9xxx~0xxx(含民族,國家,關係…)
物 What [UNO]:通行客體標示 [UHC]:1xxx~8xxx
事 How [USC]:通行標示法 / [UHC] +[UNL] 通行語言標示
[USC] = [UHC] +[UNL] 通行標示法 即 通行分類法 + 自然語言
形式為 [UNH]UNL , []方括號內 為 通行分類法 求 精確
即為 [metadata] 太資料 , 而自然語言的標示則採用 [UNL]
[UNL]則運用 語言分類標示(包含 語義/文字/語詞/語音/內碼 以及
包括 語言的分類 如 語系/語族/語態)
[USC]通行標示法 與 [CNS]中央標準局 及 [ISO]國際標準組織 之對照
類 | USCUHC | CNS編號 | 中文名稱 | 類似的ISO國際標準 |
總則 | USC | 待編 | 世界通行標示法 USC | 李東昇建議中 |
UHC | 待編 | 世界通行分類法 UHC | 李東昇建議中 | |
待加入 | 杜威十進分類法 UDC (美國國會圖書館) | |||
時 | UNH | 7648 | 日期及時間的表示法 | ISO 8601 |
時 | UNH | 待擴充 | 國際時區標準表示法 (UTZ / USC ) | ISO 8602 |
地 | UNN | 12842 | 世界國家名稱代碼及行政區代碼表示法 | ISO 3166 |
地 | UNG | 待編 | 世界地區分區代碼 (ISO 3166-3,3133-4, 3166-5, 3166-6) | 編輯中 |
地 | UNG | 13524 | 地理點位置之經度緯度及海拔高度之標準表示法 | ISO 6709 |
人 | UNE | 8381 | 資訊交換-人類性別表示法 | ISO 5218 |
人 | UNE | 待編 | 主體編號標示法(自然人,私法人,公法人,NPO,NGO) | 編輯中 |
人 | UNE | 待編 | 主體登記及自然通訊資訊編號標示法(UID / Vcard) | 編輯中 |
人 | UNE | 待擴充 | 種族及語言名稱代碼表示法 | ISO 639-3,4 |
物 | UNO | 12873 | 貨幣及基金代碼之表示法 | ISO 4217 |
物 | UNO | 10987 | 國際單位制(SI) | ISO 1000 |
物 | UNO | 11296 | 量、單位及符號之總則 | ISO 31-0 |
物 | UNO | 待編 | 國際通訊 電話/VOIP 標準冠碼 及 編碼法 (IPv6 / IDD / ITD ) | 編輯中 |
物 | UNL | 13188 | 語言名稱代碼表示法 UNL | ISO 639 |
物 | UPA | 待編 | 通行拼音標示法 UPA | 李東昇建議中 |
物 | UCS | 11643 | 國家標準中文交換碼 | ISO11146 |
物 | UCS | 5205 | 資訊技術–資訊交換用七位元碼字元集 (ASCII) | ISO/IEC 646 |
物 | UCS | 14649 | 資訊技術-廣用多八位元編碼字元集(UCS)-Unicode | ISO/IEC 10646 |
物 | UCS | 7654 | 資訊技術-字元碼結構及延伸技術 | ISO/IEC 2022 |
物 | UCS | 7656 | 資訊技術-資訊交換用八位元碼-實作結構及規則 | ISO/IEC 4873 |
物 | UCS | 13246 | 資訊處理–8位元單一位元組碼化圖形字元集(第1部:拉丁字母第一號) | ISO/IEC 8859-1 |
物 | UCS | 13247 | 資訊處理–8位元單一位元組碼化圖形字元集(第2部:拉丁字母第二號) | ISO/IEC 8859-2 |
物 | UCS | 13325 | 資訊處理–8位元單一位元組碼化圖形字元集(第3部:拉丁字母第三號) | ISO/IEC 8859-3 |
物 | UCS | 13326 | 資訊處理–8位元單一位元組碼化圖形字元集(第4部:拉丁字母第四號) | ISO/IEC 8859-4 |
物 | UCS | 13327 | 資訊處理–8位元單一位元組碼化圖形字元集(第5部:拉丁/斯拉夫字母) | ISO/IEC 8859-5 |
物 | UCS | 13328 | 資訊處理–8位元單一位元組碼化圖形字元集(第9部:拉丁字母第五號) | ISO/IEC 8859-9 |
物 | UCS | 13384 | 資訊處理–8位元單一位元組碼化圖形字元集(第6部:拉丁/阿拉伯字母) | ISO/IEC 8859-6 |
物 | UCS | 13385 | 資訊處理–8位元單一位元組碼化圖形字元集(第7部:拉丁/希臘字母) | ISO/IEC 8859-7 |
物 | UCS | 13386 | 資訊處理–8位元單一位元組碼化圖形字元集(第8部:拉丁/希伯來字母) | ISO/IEC 8859-8 |
物 | 5 | 紙張尺度(裁切後) | ISO 216 | |
物 | ISBN | 12864 | 國際標準書號 | ISO 2108 |
物 | ISDN | 13611 | 學術論著參考書目格式 | ISO 690 |
事 | 14001 | 環境管理系統-附使用指引之規範 | ISO 14001 | |
事 | 12680 | 品質管理系統-基本原理與詞彙 | ISO 9000 | |
事 | 待編 | 通行語義碼 UNT (UniTerm) | 李東昇建議中 |
[UNH]通行時間標示(通行歷史區分) 範例
[#### MYA] = #### million years ago #### 百萬年前
[#### MYL] = #### million years later #### 百萬年後
[#### KYA] = #### thousand years ago #### 千年前
[#### KYL] = #### thousand years later #### 千年後
[#### YA] = #### years ago #### 年前
[#### YL] = #### years later #### 年後
[- #### Y] = #### BC 西元前 #### 年
[- ####/##/##] = ####/##/## BC 西元前 #### 年 ## 月 ## 日
[#### Y] = (AD) #### 西元 #### 年
[####] = (AD) #### 西元 #### 年
[####/##] = (AD) yyyy/mm 西元 #### 年 ## 月
[####/##/##] = (AD) yyyy/mm/dd 西元 #### 年 ## 月 ## 日
[####/##/## ##:##] = (AD) ####/##/## ##:## (24 hours)
西元 #### 年 ##月 ##日 ##時 ##分
[####/##/## ##:##:##.###] = (AD) ####/##/## ##:##:##.###
西元 #### 年 ##月 ##日 ##時 ##分 ##.###秒
[####/##/## ##:##:## ****/DST] = (AD) ####/##/## ##:##:##.### ***/DST
西元 ####年##月##日 ##時##分##秒 時區[****/日光節約時間]
**** 請參看 通行時區標示 [UTZ] Universal Time Zone
例如: [T_65 MYA]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滅絕, [T_2005-12-23-17:48:45.314+08:00 ]李東昇紀錄
時間
yyyy[B/M/K][Y][A/L][/mm][/dd[ hh[:mm[:ss[.s[[****/DST]]]]]]]]
Where:
· yyyy = four-digit year (>=0001)
· mm = two-digit month (01 through 12)
· dd = two-digit day of month (01 through 31)
· hh = two-digit hour (00 through 23)
· mm = two-digit minute (00 through 59)
· ss = two-digit second (00 through 59)
· s = one or more digits representing a decimal fraction of a second
· *** = time zone designator ( [UTZ] Universal Time Zone)
· At least the four-digit year must be present. If additional parts of the DateTime are included, the character literals “/”, “ ”, “:” and “.” are part of the character lexical representation for the <dateTime>.”
時距
~[yY][mM][dD][ [h]:[n][:s[.s]]] (~[yBY] / ~[yMY] / ~[yKY])
Where:
· y = number of years
· m = number of months
· d = number of days
· h = number of hours
· n = number of minutes
· s = number of seconds or fraction of seconds
· The character literal designators “~” , “Y”, “M”, “D”, “T”, “H”, “M” and “S” must appear if the corresponding nonzero value is present.”
日期表示法
年由4位元陣列成,以西曆西元1年為0001年,以西元前1年為 -0001年,西元前2年為 -0002年,其他以此類推。應用其他紀年法要換算成西曆,但如果發送和接受資訊的雙方有共同一致同意的其他紀年法,可以自行應用。
年為4位數,月為2位數,月中的日為2位數,例如2004年5月3日可寫成2004/05/03。
可以將一年內的天數直接表示,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如2004年5月3日可以表示為2004-157
可以用2位數表示本年內第幾個日曆星期,再加上一位數表示日曆星期內第幾天,但日曆星期前要加上一個大寫字母W,如2004年5月3日可寫成2004-W17-3。但2004-W011是從2004年1月5日開始的,前幾天屬於上年的第54個日曆星期,每個日曆星期從星期一開始,星期日為第7天。
小時、分和秒都用2位數表示,對UTC時間最後加UTC時差,標準時區[Z]標示 +00:00,其他時區用實際時間加時差表示。遇到實施日光節約時間時,加上 DST字樣
如UTC時間下午2點30分5秒表示為14:30:05+00:00,當時的台灣時間表示為22:30:05+08:00。
合併表示時,要在時間前面加一空格,如要表示台灣時間2004年5月3日下午5點30分8秒,可以寫成2004/05/03 17:30:08+08:00。
如果要表示某一作為一段時間的時間期間,前面加 ~,但時間段後都要加上相應的代表時間的大寫字母。如在一年三個月五天六小時七分三十秒內,可以寫成~1Y3M5D 06:07:30。單獨表示 時分秒時距如 ~ 06:07:30
期間時距表示法 例如 : 2004/05/03 17:30:08 ~ 2005/02/12 07:56:48
地質時代
宙 | 代 | 紀 | 世 | 年代MYA | 主要事件 | |
始 | 終 | |||||
顯生宙 | 新生代 | 第四紀 | 全新世 | 0.01 | 0 | 人類繁榮(參照年表) |
更新世 | 2.4 | 0.01 | 大量大型哺乳動物滅絕 人類進化到現代狀態 | |||
第三紀 | 上新世 | 5.3 | 2.4 | |||
中新世 | 23 | 5.3 | ||||
漸新世 | 36.5 | 23 | ||||
始新世 | 53 | 36.5 | ||||
古新世 | 65 | 53 | ||||
中生代 | 白堊紀 | 135 | 65 | 恐龍的繁榮和滅絕 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出現 | ||
侏羅紀 | 205 | 135 | 有袋類哺乳動物出現 鳥類出現 裸子植物繁榮 被子植物出現 | |||
三疊紀 | 250 | 205 | 恐龍出現 卵生哺乳動物出現 | |||
古生代 | 二疊紀 | 290 | 250 | 二疊紀滅絕事件,地球上95%生物滅絕 盤古大陸形成 | ||
石炭紀 | 355 | 290 | 昆蟲繁榮 爬行動物出現 煤炭森林 | |||
泥盆紀 | 410 | 355 | 魚類繁榮 兩棲動物出現 昆蟲出現 種子植物出現 石松和木賊出現 | |||
志留紀 | 438 | 410 | 陸生的裸蕨植物出現 | |||
奧陶紀 | 510 | 438 | 魚類出現 | |||
寒武紀 | 570 | 510 | 寒武紀生命大爆炸 | |||
隱生宙 | 元古代 | 埃迪卡拉紀 | 650 | 570 | 多細胞生物出現 | |
2500 | 650 | 真核生物出現 | ||||
太古代 | 4550 | 2500 | 原核生物出現 海洋形成 地球形成 | |||

[李東昇的說明]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要先認識台灣的 歷史八時期 跟 地理五山脈 25主要河川!
歷史區分 八時期/時代
#d_TWP1. 陸棚移入期(四萬年前到一萬兩千年前)
#d_TWP2. 南島移入期(一萬兩千年前到六七千年前)
#d_TWP3. 部落時期(六七千年前到1624年)
#d_TWP4. 荷西時期(1624年~1661年 共 38年)
#d_TWP5. 明鄭時期(1661年~1683年 共 22年)
#d_TWP6. 清治時期(1683年~1895年 共212年)
#d_TWP7. 日治時代(1895年~1945年 共 50年)
#d_TWP8. 戰後時代(1945年~現在 共 80年以上)
===
台灣的山與河 台灣2360萬人口居住在 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包含 臺灣本島(世界第38大島嶼)及164個附屬島嶼共165個島。台灣的海岸線長度1500公里。在世界246個政治實體中,台灣的面積是第134大,人口是第57多,但是台灣在經濟與科技實力跟武力則是世界前二十強的國家!
台灣山地佔台灣70%面積,包含268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另外在1000~1500公尺到3000公尺之間為 中級山,1000~1500公尺以下為 郊山、所以台灣超過一千座以上的山,包括台灣百岳跟小百岳等,分為
【台灣五大山脈】
#n_LDMTW1 中央山脈、
#n_LDMTW2 雪山山脈、
#n_LDMTW3 玉山山脈、
#n_LDMTW4 阿里山山脈、
#n_LDMTW5 海岸山脈
加上 西部麓山帶、西部海岸平原
台北盆地、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林口台地、桃園台地
台中盆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埔里盆地
宜蘭平原、花東縱谷
===
【台灣129個水系】(河川),有【25條主要河川】、【25條次要河川】、【79條普通河川】。
台灣二十五條主要河川
北部:
#n_WTR01 蘭陽溪、#n_WTR02 淡水河、#n_WTR03 鳳山溪、#n_WTR04 頭前溪
中部:
#n_WTR05 中港溪、#n_WTR06 後龍溪、#n_WTR07 大安溪、#n_WTR08 大甲溪、#n_WTR09 烏溪、#n_WTR10 濁水溪、#n_WTR11 北港溪
南部:
#n_WTR12 朴子溪、#n_WTR13 八掌溪、#n_WTR14 急水溪、#n_WTR15 曾文溪、#n_WTR16 鹽水溪、#n_WTR17 二仁溪、#n_WTR18 阿公店溪、#n_WTR19 高屏溪、#n_WTR20 東港溪、#n_WTR21 四重溪
東部:
#n_WTR22 卑南溪、#n_WTR23 秀姑巒溪、#n_WTR24 花蓮溪、#n_WTR25 和平溪
[UNG]通行空間標示(通行地理區分) 範例
主要有三大類
一為人為的政治區域 ,含國家及地區,以及國家內部的進一步行政區分
即[UNN] 國家區域碼 ISO 3166 系列 (ISO3166-1, ISO3166-2)
例如 [TW]台灣 , [TW-TPC]台北市 , [TW-242]新莊市
再舉個例子:
Q:台灣土地面積排名全球第幾名:
A:
如果採用 聯合國定義的191個國家+[VA]梵蒂岡+[TW]台灣的193個國家之中,
[TW]台灣排名 第 134 名 (那麼 也還有 59個 “國家”比台灣小)
如果採用 ISO國際標準組織定義的 240個”國家及地區”中
台灣排名 第 139位, (比台灣小的有 101個!!!)
[TW]台灣: 35,980平方公里 約為 三萬六千平方公里 (比較好記)
以[TW]台灣 人口僅佔全球 0.36% 排名 48名, 國土更僅佔全球 0.02% 排名 139(134) 名
但是我們的經濟實力 採用:2004年 GDP(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說
在全世界191(或193)個國家中(或所有的240個地區中),
排名 17名 !!!約為 全球 百分之一 1.00%
[US]美國(全球第一)僅是[TW]台灣的20倍,([EU]歐盟全部加起來跟[US]美國差不多)
[CN]中國(全球第二)這麼大(人口是台灣的57倍 土地是台灣的 267倍 )
但是 GDP 僅為 [TW]台灣的 12.6倍,所以 台灣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
世界國土面積前十名為:
{1} [RU]Russian Federation 俄羅斯 面積:17,075,20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474.57倍
{2} [CA]Canada 加拿大 面積:9,984,67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277.51倍
{3} [US]United States 美國 面積:9,631,418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267.69倍
{4} [CN]China 中國 面積:9,596,96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266.73倍
{5} [BR]Brazil 巴西 面積:8,511,965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236.57倍
{6} [AU]Australia 澳大利亞 面積:7,686,85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213.64倍
{7} [IN]India 印度 面積:3,287,59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91.37倍
{8} [AR]Argentina 阿根廷 面積:2,766,89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76.9倍
{9} [KZ]Kazakhstan 哈薩克 面積:2,717,30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75.52倍
{10} [SD]Sudan 蘇丹 面積:2,505,81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69.64倍
台灣前後兩名為:
{132} [CH]Switzerland 瑞士 面積:41,29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1.15倍
{133} [GW]Guinea-Bissau 幾內亞比索 面積:36,120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1.倍
==
{134} [TW]Taiwan 台灣 面積:35,980平方公里
==
{135} [MD]Republic of Moldova 摩爾多瓦 面積:33,843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0.94倍
{136} [BE]Belgium 比利時 面積:30,528平方公里 是台灣的:0.85倍
二為 天然地理空間 [UNG] 包含陸地,海洋,山川地形地物地貌等
例如
面積順序如下(由大到小)
[POC]太平洋面積: 171,957,000平方公里 佔全球比率:33.71% 佔海洋比率:47.52%
[AOC]大西洋面積: 82,782,000平方公里 佔全球比率:16.23% 佔海洋比率:22.88%
[IOC]印度洋面積: 72,754,000平方公里 佔全球比率:14.26% 佔海洋比率:20.1%
[ANC]南冰洋面積: 20,327,000平方公里 佔全球比率:3.99% 佔海洋比率:5.62%
[ARC]北冰洋面積: 14,056,000平方公里 佔全球比率:2.76% 佔海洋比率:3.88%
[GOC]海洋總和面積: 361,876,000平方公里 佔全球比率:70.95%
[GLO]全球面積: 510,072,000平方公里

a_TW 台灣 Taiwan
a_TW-TPE 台北市 Taipei City
a_TW-100 台北市中正區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a_TW-103 台北市大同區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a_TW-104 台北市中山區 Zh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a_TW-105 台北市松山區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a_TW-106 台北市大安區 Da’an Dist., Taipei City
a_TW-108 台北市萬華區 Wanhua Dist., Taipei City
a_TW-110 台北市信義區 Xinyi Dist., Taipei City
a_TW-111 台北市士林區 Shilin Dist., Taipei City
a_TW-112 台北市北投區 Beitou Dist., Taipei City
a_TW-114 台北市內湖區 Neihu Dist., Taipei City
a_TW-115 台北市南港區 Nangang Dist., Taipei City
a_TW-116 台北市文山區 Wenshan Dist., Taipei City
a_TW-NWT 新北市 New Taipei City
a_TW-207 新北市萬里區 Wanli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08 新北市金山區 Jinshan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20 新北市板橋區 Banqiao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21 新北市汐止區 Xizhi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22 新北市深坑區 Shenkeng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23 新北市石碇區 Shiding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24 新北市瑞芳區 Ruifang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26 新北市平溪區 Pingxi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27 新北市雙溪區 Shuangxi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28 新北市貢寮區 Gongliao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31 新北市新店區 Xindian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32 新北市坪林區 Pinglin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33 新北市烏來區 Wulai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34 新北市永和區 Yonghe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35 新北市中和區 Zhonghe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36 新北市土城區 Tucheng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37 新北市三峽區 Sanxia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38 新北市樹林區 Shulin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39 新北市鶯歌區 Yingge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41 新北市三重區 Sanchong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42 新北市新莊區 Xinzhuang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43 新北市泰山區 Taishan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44 新北市林口區 Linkou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47 新北市蘆洲區 Luzhou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48 新北市五股區 Wugu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49 新北市八里區 Bali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51 新北市淡水區 Tamsui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52 新北市三芝區 Sanzhi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253 新北市石門區 Shimen Dist., New Taipei City
a_TW-KEE 基隆市 Keelung City
a_TW-200 基隆市仁愛區 Ren’ai Dist., Keelung City
a_TW-201 基隆市信義區 Xinyi Dist., Keelung City
a_TW-202 基隆市中正區 Zhongzheng Dist., Keelung City
a_TW-203 基隆市中山區 Zhongshan Dist., Keelung City
a_TW-204 基隆市安樂區 Anle Dist., Keelung City
a_TW-205 基隆市暖暖區 Nuannuan Dist., Keelung City
a_TW-206 基隆市七堵區 Qidu Dist., Keelung City
a_TW-TAO 桃園市 Taoyuan City
a_TW-320 桃園市中壢區 Zhongli City, Taoyuan County
a_TW-324 桃園市平鎮區 Pingzhen City, Taoyuan County
a_TW-325 桃園市龍潭區 Longtan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a_TW-326 桃園市楊梅區 Yangmei City, Taoyuan County
a_TW-327 桃園市新屋區 Xinwu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a_TW-328 桃園市觀音區 Guanyin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a_TW-330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City, Taoyuan County
a_TW-333 桃園市龜山區 Guishan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a_TW-334 桃園市八德區 Bade City, Taoyuan County
a_TW-335 桃園市大溪區 Daxi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a_TW-336 桃園市復興區 Fuxing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a_TW-337 桃園市大園區 Dayuan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a_TW-338 桃園市蘆竹區 Luzhu Township, Taoyuan County
a_TW-HSZ 新竹市 Hsinchu City
a_TW-300 新竹市東區 East Dist., Hsinchu City
a_TW-301 新竹市北區 North Dist., Hsinchu City
a_TW-309 新竹市香山區 Xiangshan Dist., Hsinchu City
a_TW-HSQ 新竹縣 HsinchuCounty
a_TW-302 新竹縣竹北市 Zhubei City, Hsinchu County
a_TW-303 新竹縣湖口鄉 Hukou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04 新竹縣新豐鄉 Xinfeng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05 新竹縣新埔鎮 Xinpu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06 新竹縣關西鎮 Guanxi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07 新竹縣芎林鄉 Qionglin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08 新竹縣寶山鄉 Baoshan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10 新竹縣竹東鎮 Zhudong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11 新竹縣五峰鄉 Wufeng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12 新竹縣橫山鄉 Hengshan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13 新竹縣尖石鄉 Jianshi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14 新竹縣北埔鄉 Beipu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315 新竹縣峨眉鄉 Emei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a_TW-MIA 苗栗縣 MiaoliCounty
a_TW-350 苗栗縣竹南鎮 Zhunan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51 苗栗縣頭份鎮 Toufen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52 苗栗縣三灣鄉 Sanwan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53 苗栗縣南庄鄉 Nanzhuang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54 苗栗縣獅潭鄉 Shitan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56 苗栗縣後龍鎮 Houlong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57 苗栗縣通霄鎮 Tongxiao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58 苗栗縣苑裡鎮 Yuanli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60 苗栗縣苗栗市 Miaoli City, Miaoli County
a_TW-361 苗栗縣造橋鄉 Zaoqiao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62 苗栗縣頭屋鄉 Touwu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63 苗栗縣公館鄉 Gongguan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64 苗栗縣大湖鄉 Dahu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65 苗栗縣泰安鄉 Tai’an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66 苗栗縣銅鑼鄉 Tongluo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67 苗栗縣三義鄉 Sanyi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68 苗栗縣西湖鄉 Xihu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369 苗栗縣卓蘭鎮 Zhuolan Township, Miaoli County
a_TW-TXG 台中市 Taichung City
a_TW-400 台中市中區 Central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01 台中市東區 East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02 台中市南區 South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03 台中市西區 West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04 台中市北區 North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06 台中市北屯區 Beitun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07 台中市西屯區 Xitun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08 台中市南屯區 Nantun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11 台中市太平區 Taiping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12 台中市大里區 Dali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13 台中市霧峰區 Wufeng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14 台中市烏日區 Wuri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20 台中市豐原區 Fengyuan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21 台中市后里區 Houli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22 台中市石岡區 Shigang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23 台中市東勢區 Dongshi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24 台中市和平區 Heping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26 台中市新社區 Xinshe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27 台中市潭子區 Tanzi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28 台中市大雅區 Daya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29 台中市神岡區 Shengang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32 台中市大肚區 Dadu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33 台中市沙鹿區 Shalu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34 台中市龍井區 Longjing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35 台中市梧棲區 Wuqi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36 台中市清水區 Qingshui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37 台中市大甲區 Dajia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38 台中市外埔區 Waipu Dist., Taichung City
a_TW-439 台中市大安區 Da’an Dist., Taichung City
a_TW-CHA 彰化縣 Changhua County
a_TW-500 彰化縣彰化市 Changhua City, Changhua County
a_TW-502 彰化縣芬園鄉 Fenyuan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03 彰化縣花壇鄉 Huatan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04 彰化縣秀水鄉 Xiushui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05 彰化縣鹿港鎮 Lukang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06 彰化縣福興鄉 Fuxing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07 彰化縣線西鄉 Xianxi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08 彰化縣和美鎮 Hemei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09 彰化縣伸港鄉 Shengang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10 彰化縣員林鎮 Yuanlin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11 彰化縣社頭鄉 Shetou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12 彰化縣永靖鄉 Yongjing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13 彰化縣埔心鄉 Puxin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14 彰化縣溪湖鎮 Xihu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15 彰化縣大村鄉 Dacun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16 彰化縣埔鹽鄉 Puyan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20 彰化縣田中鎮 Tianzhong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21 彰化縣北斗鎮 Beidou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22 彰化縣田尾鄉 Tianwei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23 彰化縣埤頭鄉 Pitou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24 彰化縣溪州鄉 Xizhou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25 彰化縣竹塘鄉 Zhutang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26 彰化縣二林鎮 Erlin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27 彰化縣大城鄉 Dacheng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28 彰化縣芳苑鄉 Fangyuan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530 彰化縣二水鄉 Ershui Township, Changhua County
a_TW-NAN 南投縣 NantouCounty
a_TW-540 南投縣南投市 Nantou City, Nantou County
a_TW-541 南投縣中寮鄉 Zhongliao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42 南投縣草屯鎮 Caotun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44 南投縣國姓鄉 Guoxing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45 南投縣埔里鎮 Puli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46 南投縣仁愛鄉 Ren’ai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51 南投縣名間鄉 Mingjian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52 南投縣集集鎮 Jiji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53 南投縣水里鄉 Shuili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55 南投縣魚池鄉 Yuchi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56 南投縣信義鄉 Xinyi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57 南投縣竹山鎮 Zhushan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558 南投縣鹿谷鄉 Lugu Township, Nantou County
a_TW-YUN 雲林縣 YunlinCounty
a_TW-630 雲林縣斗南鎮 Dounan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31 雲林縣大埤鄉 Dapi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32 雲林縣虎尾鎮 Huwei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33 雲林縣土庫鎮 Tuku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34 雲林縣褒忠鄉 Baozhong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35 雲林縣東勢鄉 Dongshi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36 雲林縣台西鄉 Taixi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37 雲林縣崙背鄉 Lunbei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38 雲林縣麥寮鄉 Mailiao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40 雲林縣斗六市 Douliu City, Yunlin County
a_TW-643 雲林縣林內鄉 Linnei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46 雲林縣古坑鄉 Gukeng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47 雲林縣莿桐鄉 Citong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48 雲林縣西螺鎮 Xiluo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49 雲林縣二崙鄉 Erlun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51 雲林縣北港鎮 Beigang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52 雲林縣水林鄉 Shuilin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53 雲林縣口湖鄉 Kouhu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54 雲林縣四湖鄉 Sihu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655 雲林縣元長鄉 Yuanchang Township, Yunlin County
a_TW-CYI 嘉義市 Chiayi City
a_TW-600 嘉義市東區 East Dist., Chiayi City
a_TW-601 嘉義市西區 West Dist., Chiayi City
a_TW-CYQ 嘉義縣 ChiayiCounty
a_TW-602 嘉義縣番路鄉 Fanlu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03 嘉義縣梅山鄉 Meishan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04 嘉義縣竹崎鄉 Zhuqi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05 嘉義縣阿里山鄉 Alishan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06 嘉義縣中埔鄉 Zhongpu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07 嘉義縣大埔鄉 Dapu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08 嘉義縣水上鄉 Shuishang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11 嘉義縣鹿草鄉 Lucao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12 嘉義縣太保市 Taibao City, Chiayi County
a_TW-613 嘉義縣朴子市 Puzi City, Chiayi County
a_TW-614 嘉義縣東石鄉 Dongshi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15 嘉義縣六腳鄉 Liujiao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16 嘉義縣新港鄉 Xingang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21 嘉義縣民雄鄉 Minxiong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22 嘉義縣大林鎮 Dalin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23 嘉義縣溪口鄉 Xikou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24 嘉義縣義竹鄉 Yizhu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625 嘉義縣布袋鎮 Budai Township, Chiayi County
a_TW-TNN 台南市 Tainan City
a_TW-700 台南市中西區 West Central Dist., Tainan City
a_TW-701 台南市東區 East Dist., Tainan City
a_TW-702 台南市南區 South Dist., Tainan City
a_TW-704 台南市北區 North Dist., Tainan City
a_TW-708 台南市安平區 Anping Dist., Tainan City
a_TW-709 台南市安南區 Annan Dist., Tainan City
a_TW-710 台南市永康區 Yongkang Dist., Tainan City
a_TW-711 台南市歸仁區 Guiren Dist., Tainan City
a_TW-712 台南市新化區 Xinhua Dist., Tainan City
a_TW-713 台南市左鎮區 Zuozhen Dist., Tainan City
a_TW-714 台南市玉井區 Yujing Dist., Tainan City
a_TW-715 台南市楠西區 Nanxi Dist., Tainan City
a_TW-716 台南市南化區 Nanhua Dist., Tainan City
a_TW-717 台南市仁德區 Rende Dist., Tainan City
a_TW-718 台南市關廟區 Guanmiao Dist., Tainan City
a_TW-719 台南市龍崎區 Longqi Dist., Tainan City
a_TW-720 台南市官田區 Guantian Dist., Tainan City
a_TW-721 台南市麻豆區 Madou Dist., Tainan City
a_TW-722 台南市佳里區 Jiali Dist., Tainan City
a_TW-723 台南市西港區 Xigang Dist., Tainan City
a_TW-724 台南市七股區 Qigu Dist., Tainan City
a_TW-725 台南市將軍區 Jiangjun Dist., Tainan City
a_TW-726 台南市學甲區 Xuejia Dist., Tainan City
a_TW-727 台南市北門區 Beimen Dist., Tainan City
a_TW-730 台南市新營區 Xinying Dist., Tainan City
a_TW-731 台南市後壁區 Houbi Dist., Tainan City
a_TW-732 台南市白河區 Baihe Dist., Tainan City
a_TW-733 台南市東山區 Dongshan Dist., Tainan City
a_TW-734 台南市六甲區 Liujia Dist., Tainan City
a_TW-735 台南市下營區 Xiaying Dist., Tainan City
a_TW-736 台南市柳營區 Liuying Dist., Tainan City
a_TW-737 台南市鹽水區 Yanshui Dist., Tainan City
a_TW-741 台南市善化區 Shanhua Dist., Tainan City
a_TW-742 台南市大內區 Danei Dist., Tainan City
a_TW-743 台南市山上區 Shanshang Dist., Tainan City
a_TW-744 台南市新市區 Xinshi Dist., Tainan City
a_TW-745 台南市安定區 Anding Dist., Tainan City
a_TW-KHH 高雄市 Kaohsiung City
a_TW-800 高雄市新興區 Xinxing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01 高雄市前金區 Qianji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02 高雄市苓雅區 Lingya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03 高雄市鹽埕區 Yancheng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04 高雄市鼓山區 Gush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05 高雄市旗津區 Qiji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06 高雄市前鎮區 Qianzhe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07 高雄市三民區 Sanmi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11 高雄市楠梓區 Nanzi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12 高雄市小港區 Xiaogang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13 高雄市左營區 Zuoying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14 高雄市仁武區 Renwu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15 高雄市大社區 Dashe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0 高雄市岡山區 Gangsh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1 高雄市路竹區 Luzhu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2 高雄市阿蓮區 Ali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3 高雄市田寮區 Tianliao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4 高雄市燕巢區 Yanchao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5 高雄市橋頭區 Qiaotou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6 高雄市梓官區 Zigu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7 高雄市彌陀區 Mituo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8 高雄市永安區 Yong’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29 高雄市湖內區 Hunei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30 高雄市鳳山區 Fengsh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31 高雄市大寮區 Daliao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32 高雄市林園區 Linyu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33 高雄市鳥松區 Niaosong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40 高雄市大樹區 Dashu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42 高雄市旗山區 Qish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43 高雄市美濃區 Meinong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44 高雄市六龜區 Liugui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45 高雄市內門區 Neime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46 高雄市杉林區 Shanli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47 高雄市甲仙區 Jiaxi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48 高雄市桃源區 Taoyua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49 高雄市那瑪夏區 Namaxia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51 高雄市茂林區 Maolin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852 高雄市茄萣區 Qieding Dist., Kaohsiung City
a_TW-PIF 屏東縣 PingtungCounty
a_TW-900 屏東縣屏東市 Pingtung City, Pingtung County
a_TW-901 屏東縣三地門鄉 Sandimen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02 屏東縣霧台鄉 Wutai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03 屏東縣瑪家鄉 Majia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04 屏東縣九如鄉 Jiuru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05 屏東縣里港鄉 Ligang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06 屏東縣高樹鄉 Gaoshu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07 屏東縣鹽埔鄉 Yanpu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08 屏東縣長治鄉 Changzhi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09 屏東縣麟洛鄉 Linluo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11 屏東縣竹田鄉 Zhutian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12 屏東縣內埔鄉 Neipu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13 屏東縣萬丹鄉 Wandan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0 屏東縣潮州鎮 Chaozhou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1 屏東縣泰武鄉 Taiwu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2 屏東縣來義鄉 Laiyi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3 屏東縣萬巒鄉 Wanluan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4 屏東縣崁頂鄉 Kanding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5 屏東縣新埤鄉 Xinpi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6 屏東縣南州鄉 Nanzhou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7 屏東縣林邊鄉 Linbian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8 屏東縣東港鎮 Donggang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29 屏東縣琉球鄉 Liuqiu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31 屏東縣佳冬鄉 Jiadong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32 屏東縣新園鄉 Xinyuan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40 屏東縣枋寮鄉 Fangliao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41 屏東縣枋山鄉 Fangshan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42 屏東縣春日鄉 Chunri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43 屏東縣獅子鄉 Shizi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44 屏東縣車城鄉 Checheng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45 屏東縣牡丹鄉 Mudan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46 屏東縣恆春鎮 Hengchun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947 屏東縣滿州鄉 Manzhou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a_TW-TTT 台東縣 Taitung County
a_TW-950 台東縣台東市 Taitung City, Taitung County
a_TW-951 台東縣綠島鄉 Ludao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52 台東縣蘭嶼鄉 Lanyu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53 台東縣延平鄉 Yanpi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54 台東縣卑南鄉 Beinan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55 台東縣鹿野鄉 Luye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56 台東縣關山鎮 Guanshan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57 台東縣海端鄉 Haiduan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58 台東縣池上鄉 Chisha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59 台東縣東河鄉 Donghe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61 台東縣成功鎮 Chenggo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62 台東縣長濱鄉 Changbin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63 台東縣太麻里鄉 Taimali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64 台東縣金峰鄉 Jinfe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65 台東縣大武鄉 Dawu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966 台東縣達仁鄉 Daren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_TW-HUA 花蓮縣 HualienCounty
a_TW-970 花蓮縣花蓮市 Hualien City, Hualien County
a_TW-971 花蓮縣新城鄉 Xincheng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72 花蓮縣秀林鄉 Xiulin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73 花蓮縣吉安鄉 Ji’an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74 花蓮縣壽豐鄉 Shoufeng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75 花蓮縣鳳林鎮 Fenglin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76 花蓮縣光復鄉 Guangfu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77 花蓮縣豐濱鄉 Fengbin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78 花蓮縣瑞穗鄉 Ruisui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79 花蓮縣萬榮鄉 Wanrong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81 花蓮縣玉里鎮 Yuli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82 花蓮縣卓溪鄉 Zhuoxi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983 花蓮縣富里鄉 Fuli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a_TW-ILA 宜蘭縣 Yilan County
a_TW-260 宜蘭縣宜蘭市 Yilan City, Yilan County
a_TW-261 宜蘭縣頭城鎮 Toucheng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62 宜蘭縣礁溪鄉 Jiaoxi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63 宜蘭縣壯圍鄉 Zhuangwei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64 宜蘭縣員山鄉 Yuanshan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65 宜蘭縣羅東鎮 Luodong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66 宜蘭縣三星鄉 Sanxing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67 宜蘭縣大同鄉 Datong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68 宜蘭縣五結鄉 Wujie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69 宜蘭縣冬山鄉 Dongshan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70 宜蘭縣蘇澳鎮 Su’ao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272 宜蘭縣南澳鄉 Nan’ao Township, Yilan County
a_TW-PEN 澎湖縣 Penghu County
a_TW-880 澎湖縣馬公市 Magong City, Penghu County
a_TW-881 澎湖縣西嶼鄉 Xiyu Township, Penghu County
a_TW-882 澎湖縣望安鄉 Wang’an Township, Penghu County
a_TW-883 澎湖縣七美鄉 Qimei Township, Penghu County
a_TW-884 澎湖縣白沙鄉 Baisha Township, Penghu County
a_TW-885 澎湖縣湖西鄉 Huxi Township, Penghu County
a_TW-KIN 金門縣 Kinmen County
a_TW-890 金門縣金沙鎮 Jinsha Township, Kinmen County
a_TW-891 金門縣金湖鎮 Jinhu Township, Kinmen County
a_TW-892 金門縣金寧鄉 Jinning Township, Kinmen County
a_TW-893 金門縣金城鎮 Jincheng Township, Kinmen County
a_TW-894 金門縣烈嶼鄉 Lieyu Township, Kinmen County
a_TW-896 金門縣烏坵鄉 Wuqiu Township, Kinmen County
a_TW-LIE 連江縣 Lienchiang County
a_TW-209 連江縣南竿鄉 Nangan Township, Lienchiang County
a_TW-210 連江縣北竿鄉 Beigan Township, Lienchiang County
a_TW-211 連江縣莒光鄉 Juguang Township, Lienchiang County
a_TW-212 連江縣東引鄉 Dongyin Township, Lienchiang County
r_TWH 全台灣 Whole Taiwan region
r_TWN 北台灣 Northern Taiwan region
r_TWC 中台灣 Central Taiwan region
r_TWS 南台灣 Southern Taiwan region
r_TWE 東台灣 East Taiwan region
r_TWO 台灣離島 Taiwan’s Outlying islands region
r_TWP 台灣偏鄉 Partial Township
r_TWM 台灣山地原鄉 Mountain Indigenous Township
r_TWI 台灣平地原鄉 Plains Indigenous Township
r_TWY 台灣原鄉 Indigenous Peoples Township
r_TWK 台灣客鄉 Indigenous Peoples Township
三為 經緯度標示 [GIS]
地理位置:[+40.11+116.14]北緯40.11,東經116.14。( N 40.11 , E 116.14 )
格式 | |
±DD.DDDD±DDD.DDDD | 度 |
±DDMM.MMM±DDDMM.MMM | 度、分 |
±DDMMSS.SS±DDDMMSS.SS | 度、分、秒 |
說明 | |
+DD > +00 | 北緯 |
+DD = +00 | 赤道 |
-DD < +00 | 南緯 |
+000 < +DDD < +180 | 東經 |
+000 = +DDD | 本初子午線 |
-180 < -DDD < +000 | 西經 |
-180 = -DDD (國際換日線經度) | 第180子午線 |
高度 單位是米(公尺)。
+mmmm ≥ 0000
-mmmm < 0000
- 北極 +90+000
- 南極 -90+000+2800
- 太平洋 +00-160
- 大西洋 +00-025
- 聖母峰 (珠穆朗瑪峰) +275916+0865640+8850
- 中國 +35+105
- 臺灣 +2330+12100
[UNE]通行主體標示(通行自然人/法人區分) 範例
分為三大類
一為 行政編碼 , 即 [UNN-ID] 就是把 國家地區代碼 – 統一編號
舉例 一台灣公司 統一編號為 12345678 則該公司主體標示為 [A_TW12345678] (包含非政府組織跟政府組織)
例 一台灣國民 身分證統一編號為 A123456789 則他的主體標示為
[UNE:TW-A123456789] 所有自然人
二為 登記編碼 (ISBN,ISCN,..) or UNI
由國際組織統一編碼,採用登錄制度,例如 RFID的UID,或類似ISBN 國際書碼等
三為 自然語言編碼(Vcard)
BEGIN:VCARD
VERSION:2.1
N:李;東昇;;知識工作者;先生
FN:李東昇
NICKNAME:Alex
ORG:賦嶼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TITLE:總經理
NOTE:註解說明
TEL;WORK;VOICE:+886-2-2xxx-xxx1
TEL;HOME;VOICE:+886-2-2xxx-xxx2
TEL;WORK;FAX:+886-2-2xxx-xxx3
TEL;CELL;VOICE:+886-2-9xx-xxx-xx4
ADR;WORK:;知識育成中心;台北市大安區10501敦化南路一段331號3樓
ADR;HOME:;;台北市北投區xxxxx某某路某段xx巷弄xx號xx樓之xx
ADR;POSTAL:;;沒有其他地址
URL;WORK:http://www.FuYuInc.com.tw/
BDAY:19701214
EMAIL;PREF;INTERNET:alexandroslee@yahoo.com
END:VCARD
屬性 | 型別 | 說明 |
FamilyName | 字串 | 姓 |
GivenName | 字串 | 名 |
TitleName | 字串 | 頭銜 |
Appellation | 字串 | 稱謂 |
NickName | 字串 | 暱稱 |
Organization | 字串 | 公司、組織 |
Department | 字串 | 部門 |
Title | 字串 | 抬頭 |
TelWorkVoice | 字串 | 公司電話 |
TelHomeVoice | 字串 | 家中電話 |
TelCellVoice | 字串 | 行動電話 |
TelWorkFax | 字串 | 公司傳真 |
AddrWork | 字串 | 公司地址 |
OfficeName | 字串 | 辦公室 |
AddrHome | 字串 | 家中地址 |
AddrOther | 字串 | 其他地址 |
UrlWork | 字串 | 網址 |
Birthday | 時間 | 生日 |
EMailWork | 字串 | 電子郵件 |
Description | 字串 | 註解說明 |
[UNO]通行客體標示(通行分類法) 範例
分為八大類客體 (即物流)
1xxx | 飲食Diet | (O) | 食 | 客體 Object 需求 Demand | 食物 | 飲品 | 藥物 | 食器 | 烹調方法 | 凡是吃喝到身體內的東西 |
2xxx | 衣飾Wear | (W) | 衣 | 衣服 | 裝飾品 | 化妝品 | 刺青 | 穿戴風格 | 凡是穿戴在身體上的東西 | |
3xxx | 居住Living | (L) | 住 | 家具 | 家飾 | 建築物 | 商務空間 | 建築形制 | 凡是用來居住所需的東西 | |
4xxx | 行動Transportation | (T) | 行 | 交通工具 | 陸運 | 空運/太空 | 海運 | 交通方式 | 凡是實體移動的交通用品 | |
5xxx | 金融Finance | (F) | 金 | 通貨 | 金融商品 | 財務服務 | 金融工具 | 金融市場 | 凡是用來交換價值的工具 | |
6xxx | 通訊Information | (I) | 通 | 媒體 | 文字語言 | 電訊傳播 | 傳輸工具 | 媒體市場 | 凡是用來傳遞訊息的工具 | |
7xxx | 教育Education | (E) | 育 | 智育 | 德育美育 | 文化 | 教育訓練 | 教學理論 | 凡是用來教育研究的工具 | |
8xxx | 娛樂eNtertainment | (N) | 樂 | 體育 | 娛樂 | 服務 | 藝術創作 | 娛樂事業 | 凡是能讓人感到快樂的東西 | |
9xxx | 個人Person | (P) | 人 | 主體 Entity 供給 Supply | 身體結構 | 精神狀態 | 疾病醫療 | 人種基因 | 個人生涯 | 凡是跟”個人”生心理有關的 |
Axxx | 家庭Home | (H) | 家 | 血緣親屬 | 種族地域 | 共同居住 | 家族形式 | 家庭規劃 | 凡是跟家庭或種族有關的 | |
Bxxx | 營業Commercial | (C) | 營 | 一次產業 | 二次產業 | 三次產業 | 四次產業 | 各行各業 | 凡是跟各行各業營業有關的 | |
Cxxx | 企業Business | (B) | 企 | 企業組織 | 企業管理 | 企業流程 | 企業財務 | 企業法規 | 凡是跟企業組織管理有關的 | |
Dxxx | 社會Society | (S) | 社 | 語言文字 | 社會團體 | 工會公會 | 宗教道德 | 社會結構 | 凡是跟社會組織有關的 | |
Exxx | 政府Government | (G) | 政 | 國家政府 | 政治組織 | 人權 | 政府預算 | 政治原理 | 凡是跟政治組織有關的 | |
Fxxx | 環境enVeriment | (V) | 環 | 地球結構 | 動物植物 | 氣候環保 | 考古探索 | 生態平衡 | 凡是跟地球環境生態有關的 | |
0xxx | 宇宙Universe | (U) | 宇 | 時間空間 | 宇宙探索 | 太陽系 | 天文學 | 宇宙史觀 | 凡是跟古往今來宇宙有關的 |
[UNC]通行貨幣標示範例
(即金流)
[$ ###,###.### *** ] = USD ###,###.###
$ 表示 該內容為 錢 ( 價值 )
*** 就是 國際標準貨幣單位 ISO4217 (三碼英文)
如未標示 即 [USD]美元
Y_EUR 表示 歐元, Y_JPY表示 日圓 等, 例如
TT | TTD | Trinidad and Tobago | Dollars |
TV | TVD | Tuvalu | Tuvalu Dollars |
TW | TWD | Taiwan | New Dollars |
TZ | TZS |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 Shillings |
UA | UAH | Ukraine | Hryvnia |
UG | UGX | Uganda | Shillings |
UM | USD | United States Minor Outlying Islands | United States Dollars |
US | USD | United States | Dollars |
UY | UYU | Uruguay | Pesos |
UZ | UZS | Uzbekistan | Sums |
VA | EUR | Holy See (Vatican City State) | Euro |
VC | XCD |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 East Caribbean Dollars |
建議廢止新台幣 的稱呼, 改稱 台幣 (應該稱呼 為 舊台幣[OTD] 以示區隔)
[TWD ###,###.###] = ###,###.### NTD (New Taiwan Dollar) 新台幣 ###,###.###
改稱 [TWD]台幣
[$ ###,###.### TWD] 台幣 ###,###.### 元
[$ ###,###.### KTWD] 台幣 ###,###.### 千元
[$ ###,###.### MTWD] 台幣 ###,###.### 百萬元
[$ ###,###.### BTWD] 台幣 ###,###.### 十億元
或
[TWD ###,###.###] 台幣 ###,###.### 元
[KTWD ###,###.###] 台幣 ###,###.### 千元
[MTWD ###,###.###] 台幣 ###,###.### 百萬元
[BTWD ###,###.###] 台幣 ###,###.### 十億元
或 標示為 整份表格的單位 如: [UNIT:KTWD] 即 [單位:台幣千元]
日光節約時間的緣起
[DST]日光節約時(Daylight Saving Time),也叫做夏令時(Summer Time)。其辦法將標準時撥快一小時,分秒不變,恢後時再撥慢一小時。首先提倡者,當推英國。當西元1908年英國議會,曾有日光利用法之議案,是由威廉威雷特(William Willett)所提議的。其理由為:若將時刻改早,則學校工廠機關同樣提早上課上班,而一般人民勢必早睡早起,早睡可節省燈火,早起可呼吸新鮮空氣,而且接觸日光機會較多,足以增進一般國民的健康。可是當時英國學考多數反對,因而英國國會未通過此議案。
到西元1916年歐戰期問,德國因經濟上關係,首先實行「經濟時」,也就是所謂「日光節約時」,而奧地利、荷蘭、丹麥相繼採用。英國自感驚異,不久亦採用。
我國實行「日光節約時」,始自民國三十四年,每年起訖日期與名稱略有更動。茲記載於下表,以資參考。民國五十一年至六十二年期間停止使用。原因是多數國內專家學者反對這種時制;因為此時制,易使時問紀錄上陷於混亂。民國六十三年、六十四年及六十八年由於阿拉伯產油國家,提高油價,引起能源危機。我國政府為節約能源,再度恢復使用日光節約時。民國六十九年因民間對於日光節約時反應不佳,再度停止。每年起訖日期及名稱均由政府公布施行。
我國應用「日光節約時」歷年起訖日期
年代 | 名稱 | 起訖日期 |
民國三十四年至四十年 | 夏令時間 | 五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
民國四十一年 | 日光節約時間 | 三月一日至十月卅一日 |
民國四十二年至四十三年 | 日光節約時間 | 四月一日至十月卅一日 |
民國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 | 日光節約時間 | 四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
民國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 | 夏令時間 | 四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
民國四十九年至五十年 | 夏令時間 | 六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
民國五十一年至六十二年 | 停止夏令時間 | |
民國六十三年至六十四年 | 日光節約時間 | 四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
民國六十五年至六十七年 | 停止日光節約時 | |
民國六十八年 | 日光節約時間 | 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
民國六十九年起 | 停止日光節約時 |
(單位:度)



台灣一年中,夏至正午時分,太陽仰角最高;冬至正午時分,太陽仰角最低,這就是四季寒暑的由來
涵蓋台灣97.8%企業總數及77%就業人口的中小企業,一直是台灣經
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在過去,我們在中小企業業主身上看到「台灣子民」
的韌性,一只大皮箱,一口本土腔的英語,一股永不服輸的精神,遍跡全
球,展現台灣旺盛堅韌的生命力;在未來,融入創新思維及知識內涵的台
灣中小企業,更準備在全球知識化洶湧浪潮中掌舵揚帆,乘勝追擊;中小
企業不僅締造了台灣經濟奇蹟,也成為台灣精神最深刻的印記。
經歷了2001 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逆境,台灣中小企業反而愈挫愈
勇,近年表現有目共睹。2004 年最新資料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家數已達
116.4 萬家,並且支撐755.3 萬人就業,較2003 年增加12.8 萬人,銷售值
更衝破9.35 兆元,成長率7.4%亦為近年來最大增幅;因此,中小企業不
僅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維持社會秩序最重要的力量。
發現一小截失去的鏈子 |
請大家注意:第三段有兩個極好的鏈結網頁,請勿放過. |
大家都知道,兩河流域的信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年(是人類最早的信史),雖然有些史家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九千年,但是,從五十萬年前的猿人進化到公元前九千年之間,一大片空白是無法連接的,西方的史家稱之為失去的鏈子(或稱為缺環)The missing link,雖然這樣,有許多史家及考古學家,鍥而不捨地設法尋找這個斷口,希望能把它接起來,把人類的歷史完整起來。 |
1926年,加羅德 D.Garrod 在小札布河及迪亞拉河上游的蘇萊曼尼亞市Suleimanya以南二十公里處,一個叫哈札爾麥德Hazar-Merd的黑洞中,發現了穆斯特文化石器;二十三年後,在這個黑洞的西南方四十五公里處,一位伊拉克考古家Nazi-Al-Asil發現了巴達巴爾卡Barda-Balka遺址,後來美國學者在這裡發現了十二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遺物,有很多石斧和石片刮削器等燧石工具。 |
最重要的發現是1951年一位美國學者索勒基 Dr.Ralph Solecki 在上述兩個遺址北面的大札布河上游東岸2.5公里(在今天的Rowanduz附近)的沙尼達爾洞Shanidar Cave發掘,這個洞裡的遺址分為四層,覆蓋了舊石器中期到新石器初期各階段,最底層有八米半這麼厚,發現了更多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遺物,包括了灶坑及典型的歐洲穆斯特文化中的尖狀石器、刮削器、鑽子。動物骨頭有牛、綿羊、山羊及龜甲,並且發現了一個年約三十五歲身高一米六的男子骸骨,經專家鑒定這是典型尼安德特人Neandertal(早期智人--智人,英文字是—Homo Sapien),時間約為4.5萬年至6萬年之前。 |
以後,有更多各國考古學家及史學家在此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更多,可惜沒有更早的資料,只有很多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及遺物,不過也好,兩河文明的發展也就更清晰了,下面有一個分期情況表,希望冗長的譯名沒有把你們嚇到。 |
大致年代(B.C) 文化分期 典型遺址 120,000 兩河流域東部山區舊石器中期開始期文化 巴達巴爾卡Barda-Balka 60,000-45,000 舊石器中期結束期文化 舊石器中期結束期文化 45,000-10,000 舊石器晚期文化 沙尼達爾洞C層 巴臘克和凱瓦尼安洞 札爾吉和帕勒高臘洞 10,000-9,000 東部山區中石器時期文化 沙尼達爾洞B層 9,000-7,000 東部山區新石器初期文化 沙尼達爾洞B層 札維克米 卡瑞姆沙希爾 內姆里科 7,000-6,000 無陶(或稱前陶)新石器文化 姆勒法特 雅爾莫底部十層 申沙臘Shemshara 馬札利亞(底格里斯河西岸平原遺址群) 6,000-5,000 兩河流域北部有陶新石器文化早期銅石並用彩陶文化 烏姆-達巴基亞等底格里斯河西岸遺址群 5,000-4,000 兩河北部中晚期銅石並用彩陶文化 哈拉夫文化遺址群 4,000-3,000 兩河南部晚期銅石文化 歐貝德和烏魯克文化 我能注意到的特別之處有:── 1.表中十二萬年到六萬年之間的空白還是無法填補起來。 2.表中最下層的歐貝德文化就是以蘇美人為代表了。 3.全部都是考古學家們的工作。 4.表中兩河古文明的發展幾乎跟東方的中國人的祖先同步。 5.在此期間,地球發生過幾次重大變化(冰河時期和洪水泛濫)。 6.從早期智人演進到現代人,只有四萬多年? 你們看到了甚麼特別之處? |
請看中國在 Missing link 方面的成就壹,貳 |
請看中國與世界古代史大事對比年表 |
世界古代史年期對照表 |
這三個鏈結很好,大家要謝謝他們. |
古代兩河流域與古埃及與中國歷史年期對照表
兩河流域歷史年表 | 埃及歷史年表 | 中國歷史年表 | ||||
歐貝德文化 公元前5000年 | 前王朝時期 3200BC以前 | 新石器時代 80CBC 至 21CBC | ||||
埃利都.歐貝德時期 4300BC–3500BC | ||||||
蘇美爾城邦 | 早王朝時期 3100BC–2686BC | |||||
拉伽什城邦 3100BC–2120BC | 烏爾城邦 2700BC–2371BC | |||||
阿卡德王國 2371BC–2191BC | 古王國時期 2686BC–2181BC | |||||
第一中間期 2181BC–2040BC | ||||||
烏爾第三王朝 2113BC–2006BC | ||||||
中王國時期 2133BC–1786BC | ||||||
古巴比倫王國 1894BC–1595BC 被赫梯人(西台人)所滅 | 早期亞述 1900BC–14CBC | 第二中間期 1786BC–1570BC | ||||
商朝 17CBC–11CBC | ||||||
加喜特人統治期 1590BC–12CBC | 赫梯時期 1590BC–1250BC | 中期亞述 1365BC–10CBC | 新王國時期 1570BC–945BC | 西周 11CBC–771BC | ||
亞述帝國時期 10CBC–612BC 被新巴比倫王國所滅 | 後王朝時期 945BC–332BC | 春秋 770BC–476BC | ||||
新巴比倫王國 626BC–539BC 被波斯帝國所滅 | 戰國 475BC–221BC | |||||
本表是取材自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失落的文明-巴比倫一書,此書由陳曉紅和毛銳合著.
中國 近東及非洲 希臘與歐洲 其他 史 前 遠 古 200萬年前 170萬B.C. 雲南元謀人 人類出現於非洲’lucy’ 20萬年前 60–20萬B.C. 北京猿人 10,000 B.C. 18,000 山頂洞人 5,000 B.C. 半坡文化 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文化開始 4,000 B.C. 大汶口文化 古 代 3,000 B.C 2,000 B.C. · 3,500 黃帝、堯舜龍山文化 · 禹 · 2,100 夏朝二里頭文化 3,500 美索不達米亞文化(車輪、犁) 3,100 埃及統一 2,750 印度河文明 3,200愛琴海文明開始 克里特米諾斯文化 1,000 B.C. 1,600 商青銅器時代 1,027 西周 1,750 漢漠拉比巴比倫王朝 1,200 以色列人出埃及 1,150 大衛王統一以色列 1,600 邁錫尼文化 1,000 意大利文明開始 1,150 墨西哥奧爾梅克文化 古 典 時 期 900 B.C. 800 B.C. 841 共和紀元 700 B.C. 771 西周結束、春秋時代開始 721 亞述王朝 776 第一次奧運會 753 羅馬立國 600 B.C. 650 希臘僭主興起 500 B.C. 520 老子卒 521 波斯大流士一世 594 雅典梭倫改革 510 羅馬共和國成立 400 B.C. 479 孔子卒 475 戰國時代開始 486 釋加牟尼卒 478 雅典帝國 300 B.C. 359 商鞅變法 322 印度孔雀王朝 338 馬其頓征服希臘 334 亞歷山大東征 200 B.C. 221 秦統一中國 202 漢立國 262 阿育王信奉佛教 290 羅馬統一意大利 100 B.C. 139– 119 張騫通西域 119 大敗匈奴 149 羅馬征服希臘 47 凱撒 27 羅馬帝國開始 奧古斯都大帝 中 古 A.D. 100 A.D. 8 王莽篡漢 25 東漢 73 班昭出西域 91 大敗匈奴 97 派甘英使大秦 33 耶穌釘十字架 14-68 暴君統治 5 日本建靖國神社 200 A.D. 105 蔡倫造紙 150 佛教傳入中國 106 大秦王派使臣到 中國 117 羅馬極盛 132 羅馬滅耶路撒冷 300 A.D. 220 三國 280 西晉立 224 波斯薩珊瑚 400 A.D. 317 東晉立 386 北魏立 337 匈奴入侵歐洲 313 羅馬接受基督教 330 羅馬遷都君士坦丁 359 羅馬分裂為東西兩 部 中美洲瑪亞文明 500 A.D. 439 北魏統一北方 476 西羅馬滅亡 中 古 600 A.D. 589 隋立國 700 A.D. 618 唐立國 641 文成公主入藏 625 穆罕默德傳教 632 穆罕默德卒,阿拉伯擴張 610 拜占庭帝國 645 大化革新 800 A.D. 730 印刷術發明 755 安史之亂 751 造紙術傳入阿拉伯 900 A.D. 853 第一部印刷書 853 查理曼建神聖羅馬 帝國 850 瑪亞文明衰亡 1,000 A.D. 907 唐亡、五代開始 960 宋立 979 宋統一中國 935 可蘭經完成 回教帝國形成 962 神聖羅馬帝國 918 高麗國 960 印加帝國 1,100 A.D. 1045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 1069 王安石變法 1071 土耳其人佔領拜占庭 1066 諾曼人征服英國 1096 十字軍第一次東征 1,200 A.D. 1127 南宋 1171 薩拉丁大帝 1150 吳哥窟 1,300 A.D. 1206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1271 忽必列建立元朝 1276 元滅南宗 蒙古統治印度 1236 蒙古征服莫斯科 1275 馬可勃羅抵華 1,400 A.D. 1341 大瘟役 1368 明立國 1337 英法百年戰爭 1348 黑死病橫掃歐洲 1350 文藝復興 1,500 A.D. 1405-1433 鄭和下西洋 1415 葡萄牙人南下非洲 1492哥倫布到達‘新大陸’ 1494 葡、西瓜分新世界 近 代 1,600 A.D. 1557 葡萄牙人到達澳門 1510 非洲‘黑奴’被賣到美洲 1511 葡萄牙人到馬六甲 1519 麥倫環球航行 1521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1,700 A.D. 1644 清立國 1662 收復台灣 1600 東印度公司成立 1620 五月花號抵北美 1688 英國光榮革命 1609 德川家康統一日本 1,800 A.D. 1762 滿清極盛 1760 工業革命與啟蒙 運動 1789 法國大革命 1776 美國獨立戰爭 現 代 1,900 A.D. 1842 南京條約 1895 甲午戰與馬關條約 1800 奧國曼帝國極盛 1812 拿破崙戰敗 歐洲帝國主義時代 1868 日本明治維新 1890 美拓展至西岸 1901 八國聯軍 1911 中華民國成立 1937 中國八年抗戰 1945 台灣光復 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97 香港回歸中國 1948 以色列立國 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 俄國革命 1934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89 冷戰 1929 美國經濟大蕭條 這個年表不是我做的,也是借花獻佛,不過,此表稍嫌粗糙. | |||
遠古時代
中國原始人類生存年代表
人類 進化過程 | 古人類 化石 | 舊石器 時代 | 地質年代 | 絕對年代 (距今) |
古 猿 | 開遠古猿 | 中新世晚期 | 約1400-800萬年 | |
祿豐古猿 | 中新世晚期 | 約800萬年 | ||
保山古猿 | 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 | 約800-400萬年 | ||
直 立 人 | 元謀人 | 早 期 | 上新世晚期 | 約250─170萬年 |
巫山人 | 上新世晚期 | 約200萬年 | ||
鄖縣人 | 早更新世末期 | 約80萬年 | ||
藍田人 | 中更新世早期 | 約80-50萬年 | ||
北京人 | 中更新世中期 | 約50萬年 | ||
鄖西人 | 中更新世中期 | 約50萬年 | ||
早期智人 | 金牛山人 | 中 期 | 中更新世末期 | 約31-28萬年 |
大荔人 | 中更新世末期 | 約20萬年 | ||
馬壩人 | 中更新世與 晚更新世之交 | 約20-10萬年 | ||
長陽人 | 晚更新世早期 | 約15萬年 | ||
丁村人 | 晚更新世早期 | 約12萬年 | ||
許家人 | 晚更新世早期 | 約10萬年 | ||
晚期智人 | 柳江人 | 晚 期 | 晚更新世中期 | 約5萬年 |
河套人 | 晚更新世中期 | 約5-3.7萬年 | ||
左鎮人 | 晚更新世末期 | 約3-2萬年 | ||
資陽人 | 晚更新世末期 | 約2萬年 | ||
山頂洞人 | 晚更新世末期 | 約1.8萬年 |
中國原始社會發展年表
地質年代 | 社會分期 | 人類發展階段 | 人類化石及文化 | 考古學時代 | 絕對年代 (距今) | |||
新第三紀 | 上新世 | 古猿 | (拉瑪古猿) | 無工具時代 | 1500萬年 300萬年 20萬年 四萬年 一萬年 | |||
祿豐古猿 | ||||||||
開遠小龍潭古猿 | ||||||||
第 四 紀 | 早更新世 | 原 始 群 | 直 立 人 | 猿人 | 元謀人 | 早 期 | 舊 石 器 時 代 | |
藍田人 | ||||||||
北京人 | ||||||||
晚 更 新 世 | 智 人 | 古 人 | 大荔人 | 中 期 | ||||
許家窰人 | ||||||||
馬家壩人 | ||||||||
長陽人 | ||||||||
丁村人 | ||||||||
新 人 | 河套人 | 晚 期 | ||||||
峙峪人 | ||||||||
山頂洞人 | ||||||||
氏 族 公 社 | 小南海 | |||||||
柳江人 | ||||||||
資陽人 | ||||||||
全 新 世 | 現 代 人 | 沙苑細石器文化 | 新石器時代 | |||||
仰韶文化 | ||||||||
大汶口文化 | ||||||||
龍山文化 |